
嘿,你!是不是最近在直播间看到那种白得晃眼的和田玉,价格还特便宜,心动得不行?小心!你手里那块“宝贝”,可能就是个罗甸白玉!别不信,这事儿真的太常见了,简直离谱!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唉,说来也是一把辛酸泪。当年我入坑和田玉,也是被那些直播间主播忽悠得五迷三道的,几百块买回来的“羊脂玉”,结果一上手,那光泽,啧啧,跟搓澡巾似的,救命!后来一打听,好家伙,十有八九就是罗甸玉冒充的!
罗甸玉这东西,说实话,名字听着挺唬人,但其实就是贵州那边产的一种白色石头。别看它刚上手的时候,白度看着还行,跟米达料(新疆且末那边的料子)差不多,甚至比一些俄料、青海料看着还“干净”。但是!注意这个但是!它的光泽,那叫一个奇葩!你摸上去,滑是滑,但那感觉,跟摸一块廉价蜡烛表面似的,油油亮亮的,一点都不自然!真正的和田玉,那可是温润如君子的油脂光泽,摸上去就像婴儿的肌肤,滑溜溜的,还带着那种沉甸甸的踏实感。
你肯定好奇,罗甸玉和米达料到底有啥区别?简单粗暴地给你说:
不过你猜怎么着?现在市面上,尤其是那些直播间,动不动就拿出“米达料”来卖,价格低得让人心惊肉跳!但你知道吗?这里面水很深!
据我观察,现在市面上至少九成以上的“米达料”,根本就不是新疆且末产的米达料,而是罗甸玉!为啥?你想想,真正的米达料那么稀有,产量那么低,哪撑得起直播间一晚上卖几千件的销量?那得把且末挖空啊!
那些直播间里的“米达料”,很多都是用罗甸玉来冒充的。最常见的就是做成珠链,因为罗甸玉也能磨圆,也能抛光,看着也挺白。但仔细一瞅,那光泽,那质感,还是那个蜡烛味儿!
说实话,罗甸玉以前在玉圈里的名声,真不怎么地。那时候它叫“贵州白”,或者干脆叫“石头”,用途嘛,一言难尽,知道的玩家,恐怕都不敢往自己身上戴。直到后来,可能因为产量大了,或者某些“聪明人”发现了它“白”的特点,就开始拿它来冒充和田玉,尤其是冒充那些白度好的料子,比如米达料、俄料、青海料,甚至还有籽料!
你想想,罗甸玉本身料性就干涩发闷,没什么油性。为了掩盖这个缺点,那些不良商家就搞出了各种骚操作:
更气人的是,这些“加工”过的罗甸玉,拿到鉴定机构去,居然还能开出和田玉的证书!你说气不气人?这就让很多不懂行的朋友防不胜防!
现在很多直播间,把“米达料”当作一个爆款来推,说什么“新疆米达料,白度惊人”,价格还特别诱人,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一大堆珠子。听着是不是特心动?但请你冷静!
我劝你,但凡看到直播间里那种价格低廉的“米达料”,尤其是珠链,你就要多长个心眼。十有八九,就是罗甸玉冒充的!
为啥?因为真正的米达料,那是新疆的稀有料子,价格怎么可能那么便宜?直播间动不动就卖几千件,那得有多少米达料?
那些主播,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无结构”、“油性好”,你听听就好,别当真。他们就是利用了大家对“米达料”这个名字的不了解,以及贪图便宜的心理,用罗甸玉来以次充好!
其实,买和田玉,不就是看白度、细度、油性,还有喜不喜欢,价格合不合适吗?每一块玉石都像一方山水,养育了不同的人,也成就了不同的矿石。和田玉因为颜色的各异,更加迷人,就像寻找自己的宝藏,一支支一件件斩获进首饰盒,记录着当时遇见时的见解、认知、情绪和值得纪念的什么。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么才能擦亮眼睛,避免买到罗甸玉冒充的和田玉呢?我给你总结了几点,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你可得记住了: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买玉,买的不就是一份心境吗?如果你追求的是新疆和田玉那种温润细腻的质感,以及品味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那罗甸玉就很难满足你了。
在购买和田玉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辨别,千万不要被那些“低价羊脂白玉”的噱头给忽悠了!尤其是现在直播间里,罗甸玉冒充和田玉(尤其是米达料)的现象非常猖獗,你可得多留个心眼!
记住,买玉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到你,让你在玉的海洋里,少走一些弯路,找到真正属于你的那块“心头好”!加油!
真和田玉(如米达料) | 假和田玉(罗甸玉) |
油脂光泽,温润细腻 | 蜡烛光泽,干涩发闷 |
手感冰凉,有坠手感 | 手感可能发飘,不够细腻 |
价格相对较高 | 价格低廉,诱惑性强 |
质地细腻,可能无结构 | 质地可能发闷,结构模仿困难 |
tl;dr: 罗甸玉冒充和田玉(尤其是米达料)很常见,注意光泽、手感、价格等区别,谨防上当!
买玉需谨慎,擦亮你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