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上次带家人去西安玩结果在兵马俑景区差点被导游忽悠说那个玉铠甲是稀世珍宝要额外交钱才能看清楚。我硬着头皮交了钱结果发现那玩意儿也就那样而且拍照还不让用闪光灯气得我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爆炸"🤯。后来回家查资料才发现这玉铠甲其实有好多门道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看完这篇保证你去玩的时候能不被坑还能装个逼说"这我早就知道了"😎!
很多人以为那亮晶晶的就是真玉,其实不是的!那玩意儿是陶土做的,然后贴上一层亮漆看起来像玉。就像小时候玩的"假玉手镯",你以为是玉,其实是塑料,懂?其实古代技术有限,真要用玉做铠甲,那得多少玉啊?而且陶土做起来更方便,还能批量生产,毕竟秦始皇要给那么多兵马俑穿衣服呢!
你仔细看会发现有的铠甲扣子多,有的少,而且排列方式也不一样。这不是随意的!这代表军衔高低!就像现在军装上的星星一样,扣子越多说明官越大。下次去的时候,你可以数数看是不是将军的铠甲扣子明显比小兵的多?而且排列更整齐,像在说"老子是领导,听我的"😏。
这个最坑了!导游有时候会瞎说说这是当年真用的铠甲。其实是陪葬品!陪葬品!陪葬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像现在人死后放个手机模型陪葬一样,古人也喜欢给皇帝带点"装备"下葬。而且那铠甲根本不实用,又重又硬,穿上肯定行动不便,打起仗来早被砍死了🤷♂️。
你看到的完整铠甲,其实都是修复过的。那些碎片要一片片拼起来,还要用特殊胶水粘,不能像拼图一样随便粘。有时候一片碎片要对比好几星期才能确定位置!就像你手机碎屏了,修手机的小哥也得仔细检查一样。所以那些工作人员真辛苦,天天对着这些碎片,估计眼睛都快瞎了,还得保持耐心比咱们玩游戏肝皮肤还难!
刚出土的时候,那些铠甲其实是灰扑扑的,没有现在这么鲜艳。是后来修复的时候,考古学家根据其他文物推测上色的。就像咱们现在看老照片,会根据时代背景给黑白照上色一样。不过有时候上色不太准,毕竟年代太久远,谁记得当年具体是什么颜色?所以现在看到的铠甲颜色,可能只是考古学家"脑补"的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
别以为古代没有版权意识!有的铠甲上能找到工匠的名字,比如"张三造"之类的。这相当于古代的"到此一游"签名啊!不过那时候技术不行,签名都很小,得拿放大镜看。下次去可以带个放大镜,看看能不能找到。找到了可以拍照发朋友圈,说"我找到了秦始皇工匠的签名",别人还以为你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呢😜。
铠甲上的纹路不是随便画的,都有讲究。比如龙纹代表权威,云纹代表吉祥。就像咱们现在衣服上的logo一样,都有特定含义。下次去可以仔细看看,是不是将军的铠甲纹路更复杂?而且那些纹路都是对称的,古人审美真不错,比现在一些网红衣服设计得好多了,至少对称!
这个最扎心!很多展出的玉铠甲其实是复制品!真品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太脆弱不适合展出。所以有时候你交钱看的,可能是假的!不过别太失望,复制品也是按照真品做的,能看到形状和纹路就不错了。就像咱们现在看名画,很多也是复制品,但也能欣赏到艺术价值,对吧?
展品类型 | 真品概率 | 建议观看时间 |
---|---|---|
将军铠甲 | 70% | 1小时 |
普通士兵铠甲 | 90% | 30分钟 |
特展玉铠甲 | 30% | 15分钟 |
记住这些知识点,下次去兵马俑的时候,你就是朋友圈最懂行的那个!再也不用担心被导游忽悠交冤枉钱了,还能装个文化人,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