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说起玉石挂件我可是个老行家了,在古玩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什么样的宝贝没见过?但最近遇到的一个情况还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朋友送我的玉石花篮童子挂件居然没有耳朵。
去年冬天我那位在玉雕厂工作的表哥给我送了个小礼物。开启一看是个小巧玲珑的玉石挂件雕刻的是个童子提着花篮的样子。当时没细看挂车里没几天就落了灰,直到前几天擦车时我才发现这童子竟然没耳朵。
起初我还以为是本身的眼花了仔细对着光看确实没耳朵。这让我想起前年帮邻居挑的一个玉观音人家特意强调要"有耳垂的"说这样才显慈悲,可这个童子挂件,没有耳朵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还真不是个简单的忽略。在玉雕界,有些题材确实有这样的化解形式。比如: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去年帮同事挑玉佛的糗事,当时我特意需求师傅一定要雕出耳朵,结果拿回去同事一看,差点跟我急:
同事怒吼:你买的这是什么破佛!耳朵这么大像没安稳似的,正宗的弥勒佛,耳朵是要自然垂下的,你这雕得像兔子耳朵一样。
后来我才理解,玉雕讲究"形神兼备",不是简单照着图样复制。有些耳朵雕得大,是为了表现福态;有些不雕,是为了突出其他特征。
经过这次经历,我总结了几点判断方法,分享给大家:
情况 | 或许起因 | 化解提议 |
---|---|---|
童子没耳朵 | 设计需要象征"不听是非" | 观察整体比例是不是协调 |
佛像耳朵过大 | 表现福态,象征"耳福" | 检查是否作用整体美感 |
人物耳朵缺失 | 可能是工艺瑕疵 | 咨询专业鉴定师 |
现在,我对那个没有耳朵的童子挂件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起初觉得奇怪,但仔细端详,发现这小童子确实显得格外机灵,没有耳朵反而更添了几分天真烂漫的气质。
有时候咱们太执着于细节,反而忽略了整体的意境。就像我那个没耳朵的童子现在挂在我车里,每次看到都觉得心情特别好。看来,这"缺憾"反而成了特色呢!😄
倘若你也遇到了类似情况,记住以下几点:
最后,我想说:收藏玉器,不仅是收藏一件物品,更是收藏一份心境。就像我的童子挂件,虽然少了双耳朵,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这大概就是玉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