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刷短视频看到有人晒自家淘来的尼泊尔翡翠,那颜色绿得像刚抹的油漆,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说是假货有人坚信“物以稀为贵”,还有人吐槽“又是一个智商税”,这让我好奇尼泊尔翡翠到底稀不稀有?这玩意儿难道不是随便挖挖就有的?带着这些疑问我扒拉了些资料发现这背后还真有不少门道。
尼泊尔翡翠主要产自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靠近西藏的地带,那里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能挖到翡翠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开采条件艰苦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光是“出生地”这一项,就决定了它的稀有性,不像翡翠那样有大矿场规模化开采尼泊尔这边更像是“散兵游勇”式的挖掘,
少主要有三个起因一是储量确实有限不像某些矿产能够无限挖;二是开采难度大,山高路远还得防着塌方和野兽;三是当地政策限制,不是谁想挖就能挖,这三重因素一叠加能流到市场上的尼泊尔翡翠自然就少了,那些号称“海量供应”的,大概率是智商税,
简单说翡翠是“大佬”,尼泊尔翡翠是“小透明”,翡翠颜色更丰富质地更细腻产量也大,市场认知度高,尼泊尔翡翠颜色偏绿但透明度一般产量小,知名度低,不过有些人偏偏喜爱它的“野性美”,觉得更原始、更特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值不值钱看品质。高品质的尼泊尔翡翠价格能跟翡翠一较高下。但市场上大多数是中低档货,价格相对亲民。关键在于“真不真”。假如买到假货那真是“白给”了。别一听“稀有”就脑热,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眼力见儿很要紧。真翡翠有天然纹理手感冰凉敲击声清脆。假货往往颜色均匀得像涂色,手感温热声音沉闷。还有真翡翠密度大掂起来有坠手感。多看多摸,多对比假以时日你也能练就“火眼金睛”。
有但前提是品质好、稀有度高。普通货色就当个饰品戴戴得了。真正有收藏价值的是那些颜色极品、质地细腻、工艺精湛的。而且翡翠市场水很深收藏需谨慎,别指望一夜暴富踏实点好。
一是翡翠资源逐渐枯竭,大家着手寻找替代品;二是“小众即潮流”的心理作祟,觉得稀有的才高级;三是网红带货,把概念炒热了。火不火有时跟东西本身关系不大,跟营销手段关系更大。保持清醒别被带跑偏。
线上线下都行但要留意渠道。找信誉好的商家最好有权威证书。别贪便宜一分钱一分货是真理。买前多做功课掌握基本知识。实在不行就先从几十块的小件练手,等经验丰富了再入手贵的。慢慢来不着急。
稀有性这东西一半靠事实,一半靠感觉。尼泊尔翡翠到底多稀少,见仁见智。但无论怎么样保持理性不被“稀有”两个字冲昏头脑,才是最关键的。毕竟咱买的是本身喜爱的,不是买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