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人说,翡翠原石的场口不同品质也差许多?其实啊有些场口真的特别少见,而且它们的料子还特别好,今天就来聊聊这些“神秘”的场口,说不定你以后捡漏的时候能用上。
这些名字听着就挺牛的,但你知道吗?有些场口真的很少见尤其是那些老矿口现在基本都采完了。
比如莫鲁场口以前在莫罕之南的坝区,有几个小场口但现在基本都没了,里面有个叫“草皮拱”的地方,白石灰皮壳种质和肉头都特别好,但数量少得可怜。
还有南齐场口虽然以前出的玉不错,但因为规模小产量少,所以现在几乎没人提了。
再比如翁巴列场口位于雾露河最上游,海拔高,风化皮壳多没有雾层,皮壳比较粗但种老水足,是新厂料的主场。
说实话我干这行二十多年了,见过不少场口的料子但有些真的很少见,特别是那种裂少、颜色正、种水好的。
像大马坎皮壳厚,黄褐色为主皮下有红黄雾,颜色别致裂纹相对少若干,适合新手入手。
而木那呢皮壳好,但裂也不少,我记得有一次拿了一块木那料子,开启一看里面全是小裂,差点没把我气死。不过它的颜色正要是能碰上一块裂少色好的,那真是赚到了。
再而言说莫西沙,种老常带起胶、起荧的效果,但颜色偏无色冰种绿少若干,或许不太适合追求颜色的人。
还有抹岗皮壳粗,裂也多但有时候也能出点好料子,不过运气不好就简单翻车。
至于马莎这个场口有点意思,皮少或没皮,肉细有春、豆色,但缺点是裂多绿浅淡,水底有好有差适合做低档手镯或是大型白料。
说实话有些场口真的不常见,特别是那些老矿口现在基本都采完了,想找一块好料子还得看运气。
我之前遇到过一块莫鲁场口的料子,皮是白石灰的肉头特别好,种水也够可惜当时没买,现在想想真后悔。
还有后江以前也是造富场口,皮薄、有蜡壳、无雾颜色表现丰富,但现在的料子已经不多了。
你说为什么这些场口的料子这么少?其实起因很简单开采时间久资源枯竭,再加上有些场口本身就不产太多料子。
像南齐个头小,皮薄种老,出货率高但就是数量少,所以市面上很难见到。
还有翁巴列虽然种老水足,但皮壳粗糙许多人不喜爱,所以卖得也不快。
有些场口的料子确实少,但正因为少才显得珍贵,假使你有机会碰到一定要抓住机会。
不是所有场口都稀有像大马坎、木那、莫西沙这些还是有一定量的,但品质参差不齐。
我提议你买翡翠的时候,不要只看颜色还要看皮壳、雾层、蟒带这些细节。有些场口的料子看起来颜色不错但其实内部有许多裂,这就得靠经验来判断了。
举个例子后江场口的料子皮薄,雾层淡,打灯通透倘若里面有轻微的绿,就会“倒映折射”在整块玉石里,看起来像是满绿其实不然。此类情况下很简单误判所以不能跳过看皮、看沙、看石型这些步骤。
我以前就踩过坑以为一块后江料子是满绿,结果开启一看里面全是小裂,差点没哭出来。
选场口要慎重不是所有的场口都适合新手。像木那,虽然名气大但裂多新手简单被坑。
相比之下大马坎就比较稳定,裂少,颜色也不错适合入门。
有些场口真的很少见而且它们的料子往往品质好,但数量少所以价值更高。
倘若你是新手提议从大马坎、莫西沙、木那这些场口着手,慢慢积累经验等你掌握了,再挑战部分稀有的场口。
最后送你一句话石头不会骗人但人会。
期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下次遇到好料子记得第一时间沟通我,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别忘了多看、多问、多比较,才是买翡翠的王道。
加油你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一块好玉。
—— 一个在翡翠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雕工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