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消费者在直播间买“翡翠”发现是假货,维权遭拉黑 记者体验:以海外代购时间差为由要求顾客绕过平台交易 “视频里说会带检测报告,最后什么都没有,问鉴定机构说是不是翡翠。”近日,消费者蔡先生称,自己被一家网店欺骗,从有一定保障的交易平台转到做私下交易,买到假货还被商家拉黑。

查获的假证书显示,某级翡翠鉴定师实际是网络购买套用。建议通过宝石学协会验证资质。 售后承诺空城计 某直播间客服曾以7天无理由为噱头,实际在售后条款中注明鉴定费用自理。消费者维权时需注意合同细则。 权威数据揭示行业真相 (疑问环节:直播翡翠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第一种情况:是真的,在我们玉石行业中是有大量机雕通货的,便宜货的特征是基本上是非常小的挂件,仅有佩戴价值而无收藏价值。换句话说,想用几百元买到大件玉器或者看起来品质很好的手镯是不现实的。第二种情况:假的。一般是用石英岩类玉石冒充和田玉。没错,直播带货的兴起让和田玉市场的骗局有了新的 “舞台”。在直播间里,主播们常常以 “矿区直供”“清仓放漏” 等极具吸引力的噱头,将成本不足百元的乳化玻璃、大理石等假冒和田玉标价数千元,甚至宣称是 “万元品质,骨折价甩卖”,以此诱惑消费者冲动下单。例如,某直播间声称的 “羊脂白玉平安镯”。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老话在骗子手中,成了引诱老年人投资的诱饵。1 直播间里的“财富神话”,引君入瓮 近日,李老伯本想出售家中一块老玉石,为了鉴定出这块玉石的准确价格,李老伯在网上结识了自称翡翠顾问的“小乔”,之后就被拉进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直播间。直播间里,主播激情澎湃地推销着翡翠原石。

另据报道,珠宝玉石直播间内,石英石冒充翡翠的套路很多,如一件真货出十份鉴定报告,用于销售假货,实现“真证假货”,用于直播卖货的号也要经常换。多方合力共治,守护消费者购物权益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行业专家认为,一方面,平台应加强对直播间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商家资质,禁止主播诱导消费者私下交易。根据线索上海警方很快锁定了售假直播间的线下地址,并在其中查获大量还没来得及售出的假玉镯和鉴定证书,同时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 至此记者调查发现,为了牟取暴利,犯罪嫌疑人从玉石场以低价大量购进经人工染色的石英岩玉,然后在网上订制假翡翠鉴定证书,在短视频平台开播。

深夜直播更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弱点。普陀区办理的案件中,犯罪团伙选择在凌晨开播,利用观众疲惫时判断力下降的特点,配合“限时秒杀”“孤品清仓”等话术,让消费者在肾上腺素飙升中冲动下单。他们还会在包装里附赠绒布礼盒和假证书,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警惕性。监管困境与维权之痛 面对玉石直播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