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手镯是东方美学的经典代表,尤其是圆条圆镯设计既有传统韵味又显现代简约,圆镯的粗细直接关系到佩戴舒适度和视觉效果,粗细适中才能既显气质又不失优雅,许多人在选购时纠结不已,其实答案藏在日常佩戴的细节里。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此类情况?选手镯时售货员说“越粗越值钱”,可戴在手上却觉得累赘,其实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买回来才发现,太粗的手镯不仅不显贵,反而显得笨重。后来我才知道手镯的粗细真的有讲究,不是越粗越好。
我特意查了数据发现市面上和田玉手镯的厚度一般在6-12毫米之间,比如6毫米的显得轻盈适合日常佩戴;8-10毫米的则更显稳重,适合正式场合,不过详细选取还得看你的手腕粗细,比如我朋友手腕细选了8毫米的,戴起来刚刚好不会显得突兀。
厚度范围 | 适合人群 |
6-7毫米 | 手腕细追求轻盈感 |
8-10毫米 | 手腕中等追求稳重感 |
10-12毫米 | 手腕粗追求大气感 |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手镯戴在手上特别显气质,有些却不然?其实这就是厚薄的作用。比如我之前买过一个10毫米的,戴在手上感觉特别有分量,但后来发现太厚反而显得手腕细。不过要是你手腕粗选个10毫米的,绝对能提升气场真的。
其实手镯戴在手上,舒适度比颜值更关键。我有个同事买了个12毫米的戴了半天就取下来了,说太紧了。后来她换了个8毫米的戴了一整天都没感觉,所以说别光看手镯好不好看还得看适不适合你。毕竟戴在手上的东西舒服才是第一位。
你也许会觉得手镯越厚越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我去年买了个8毫米的,花了3000多今年又看到一个10毫米的,价格却差不多。其实价格还跟玉质、工艺有关,不过一般而言厚的手镯用料多,价格确实会高若干,但记住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身才是最要紧的。
有一次在商场听到两个阿姨在讨论手镯“这个8毫米的戴起来多舒服啊。”“是啊我之前买了个10毫米的,戴久了手腕都疼。”其实这就是真实的声音。许多人起初都追求厚的手镯,戴久了才发现适合本身的才是最好的。你在选手镯时不妨也听听别人的经验。
其实现在手镯的流行趋势是适中厚度。比如8-10毫米的手镯越来越受欢迎,因为既不会太轻也不会太重。我观察了一下现在许多都在推这个厚度的手镯。不过假使你喜爱特别厚或特别薄,那也没关系毕竟审美还是个人化的。但适中厚度的手镯更实用,也更受欢迎。
我想说的是选手镯真的要试戴。比如我之前在网上买了个手镯,结果到手发现太厚退换起来特别麻烦。后来我去实体店试戴选了个8毫米的戴起来刚刚好,你选手镯时一定要试戴别光看图片。毕竟只有本身戴起来舒服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