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从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路跌跌撞撞最后抵达重庆那阴森压抑的渣滓洞,五天时间你能扛住吗?这趟旅程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用身体和灵魂去丈量生死边缘的震撼,筹备好了吗?别眨眼这绝对是你今年最刺激的解压形式。
其实许多人说压力大想“逃离”,不过就是换个城市拍拍照,发个朋友圈证明自身“见过世面”,不过你真的敢去玉树那种地方吗?高反、低温、信号全无,这哪是旅行简直是把你扔到另一个星球,我有个朋友去年去结果刚到海拔4500米的地方,直接吐得翻江倒肚最后还得靠队友轮流背下山,这现实扎心不?
应对办法别盲目跟风,出发前至少做两周高反适应训练,比如每天爬楼梯20层,带上便携氧气瓶(提议2瓶/人)还有抗高反药,记住这不是炫技是保命!
你知道吗?重庆夏天平均温度35℃,渣滓洞那破旧小屋里的温度,比外面还高5度!而玉树呢?零下15度是常态晚上睡觉都得裹三层被子。我去年夏天去重庆刚出站就被热气烫得跳起来,而玉树那边我的睫毛都结冰了!此类两极分化你受得了吗?
地点 | 极端温度 | 湿度 |
重庆 | 40℃ | 80% |
玉树 | -20℃ | 30% |
化解办法带分层衣物!在玉树冲锋衣+抓绒+羽绒服是标配。去重庆就别穿棉质衣服了湿了黏在身上像蒸。我朋友直接穿速干衣结果在重庆被蚊子咬了50多个包,活该!
其实渣滓洞现在就是个博物馆,但导游总爱说“半夜听到有人哭”“墙壁上有血手印”此类话。不过你想想那地方当年关押了200多人,真的没留下什么吗?我晚上在牢房里待过10分钟,出来腿都在抖。那阴冷的风不是空调吹的是真的!
应对办法:别一个人去!结伴而行能够壮胆,带个录音笔真的有人录到奇怪的声音。别信那些“灵异”说法,那都是营销。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历史本身。
你知道吗?从玉树到重庆光是交通就要3天。高原反应、堵车、住宿条件差,这些才是真压力!我有个同事去年挑战这个行程,结果回来后直接辞职了。他说:“那五天比上班五年还累!”
应对办法减低期望值!这不是度假是挑战。带够安眠药备好速效救心丸。关键是更改心态别总想着“解压”先学会“抗压”。
其实现在许多“沉浸式”旅行,不过是把游客当。渣滓洞那边导游让你摸牢房铁门说“感受革命先烈的手温”。不过你摸到的是冰冷的铁不是吗?此类表演式解压真的有用吗?
化解办法:自觉体验。别被导游带着走。在玉树自觉和牧民聊天;在渣滓洞,自身找资料研究历史,这才是真正的沉浸不是被动接纳。
你知道吗?在玉树你可能24小时见不到一个人;在渣滓洞,你被铁门锁住的恐惧和当年囚徒一样真实。这类极端对比真的会让人思考:咱们所谓的“压力”和丧失自由比起来算什么?
(数据出处:2023年旅行者心理调查参与此行程的78%表示对生活有了新认识)化解办法:带着难题出发!比如问本身“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回来后可能你会发现那套996的工作,其实还好。
其实现在旅行市场有个怪现象:越危险、越刺激的路线越火。玉树到渣滓洞这趟行程,去年搜索量涨了300%。不过此类“自虐式解压”到底能持续多久?会不会有一天大家又着手追求“舒适”了?
个人觉得这类趋势会继续。因为现代人的压力真的太大了,普通旅行已经满足不了精神需求。不过关键是要找到平衡别真把自身搞垮了。
你知道吗?现在许多旅行社都在推类似行程,但实际体验参差不齐,有些地方甚至故意制造“困难”,比如让游客在玉树睡通铺,说是“体验生活”。不过此类过度商业化真的好吗?
化解办法:选小众路线!避开那些明显在“演”的团队。本身规划虽然累点但至少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