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那批南糯山普洱,现在喝一口那滋味儿,绝了,不过价格也吓人动不动几千上万你敢信?这茶到底值不值?今天咱就撕开这层神秘面纱,让你喝得明理解白避坑不踩雷。
哎谁还没在老茶坑里摔过跟头?当初我也是被“越陈越香”忽悠瘸了,砸了几千块买了几饼所谓的“珍品”,结果开启一闻一股霉味儿差点没把我熏晕,那口感简直像喝隔夜茶!其实这事儿太普遍了市场上多少老茶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名山的旗号里面却是平平无奇的大厂茶,你想想每年有多少人被这“老茶神话”割了韭菜?
老茶不等于好茶这道理其实简单得很,就像你不或许因为一坛酒放得久就变好喝一样,南糯山的09年茶确实有些能喝但比例或许连20%都不到,我有个朋友去年花8000块买了一提,泡开一看茶叶都碎成渣了,颜色发黑那汤色黄得像米汤,其实你想想09年那会儿多少小厂在粗制滥造?真正用心做的茶现在市面上早被大佬们收走了,剩下的多是“老茶新做”的货色。
“这茶卖5000一饼值!”——这话我听了不下百遍,不过你仔细算算现在新茶随便几百块就能买到不错的,为啥老茶要贵十倍?其实这里面水分巨大,我亲眼见过茶商把几十块的老茶饼,简单做做旧应对就能卖到几千块,而且依据市场调查09年南糯山茶现在均价在每公斤1200-1800元之间,但真正品质好的或许只值这个价的一半。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藏在仓库里十几年的茶,环境到底怎么样?其实许多所谓的“干仓储存”,可能就是随便找个角落堆着。我去年去一个茶友家他存的09年茶打开一闻,一股樟脑味儿原来是被放在衣柜里!茶叶对环境需求极高湿度超过70%就简单发霉,温度太高又简单烧心。有数据显示市面上70%的所谓老茶都存在储存难题,要么湿仓过度要么干仓不足。
喝过的人都说好茶入口即化,回甘生津。不过你真的体验过吗?其实许多老茶喝起来就像“喝酱油”,苦涩味重得要命。我有个客户花了1万5买了一饼,泡了三次汤色越来越淡,味道却越来越怪。对比一下现在市面上若干高品质的新茶,比如易武的春茶可能几百块就能买到那种细腻顺滑的口感。所以别被“越陈越香”忽悠,有时候新茶比老茶还好喝。
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看包装09年的茶包装应有点泛黄,但不是发霉那种黄。然后闻干茶好茶有陈香不是霉味。接着看汤色应是橙红透亮不是酱油色。我有个小技巧拿一小撮茶叶对着光看,假若能看到清晰的叶脉,解释没过度做旧。其实现在有些不良商家用化学方法加速陈化,所以买之前多问几家,或是找懂行的朋友一起。
许多人买老茶是为了出资,觉得会升值。不过你看看现在市场09年的茶价格已经涨得差不多了,再涨空间有限。而且普洱茶不像红酒没有确定的陈化曲线十年、二十年之后是香还是臭,谁也说不准。其实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喝得开心最关键没必要为了“升值”买本身不喜爱的茶。我认识一个茶商专门收老茶结果现在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茶,真是“出资”变“投行”了。
其实你完全没必要盯着09年南糯山茶,市面上好茶多的是。比如同年的布朗山茶价格可能只有南糯山的一半,但口感可能更霸气。或是你能够试试15年、16年的新茶,现在价格还没到顶峰品质又好。其实喝茶这事儿适合本身最要紧没必要为了“老”而“老”。我最近发现一款勐库的春茶,300块一饼喝起来比那几千块的“老茶”还好喝,你说气不气人?
喝老茶是为了品味时光,不是为了交智商税。
老茶市场水深得很但只要你擦亮眼睛,就能找到真正的好茶。记住价格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你的味蕾才是的裁判,下次再遇到卖老茶的说“这可是好东西”,你大能够问一句“好喝吗?还是好卖?”
预算区间 | 推荐选取 | 预期口感 |
100-300元 | 新茶布朗山/景迈山 | 鲜爽回甘 |
500-1000元 | 09年普通南糯山 | 陈香明显 |
2000元以上 | 09年南糯山珍品 | 层次丰富 |
九年前的那批南糯山普洱,现在喝一口那滋味儿,绝了,不过价格也吓人动不动几千上万你敢信?这茶到底值不值?今天咱就撕开这层神秘面纱,让你喝得明理解白避坑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