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成都的悠闲遇上北京的厚重,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藏着多少故事?2025年你敢不敢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别再被那些“一日游”攻略忽悠了,今天我就给你掏心窝子说透,
扎心提问你是不是以为坐高铁8小时就到?是不是以为门票100块随便逛?醒醒吧!去年我带爸妈去结果堵车堵到质疑人生,园里人山人海差点走散...血泪教训告诉你不做好功课圆明园只会让你“累并后悔着”!
其实成都到北京的高铁最快也要8小时38分钟(G89次),票价二等座912元,不过你想想加上去车站1小时、抵达后转地铁1小时...一天时间就没了!我提议你直接飞国航CA4110早上7:15起飞10:35就到首都机场,提早3小时到还能享受免费休息室。不过要留意航班准点率只有87%(2024年数据),别信那些“提前1小时到就行”的攻略,排队托运就够你受的,
交通办法 | 耗时 | 舒适度 |
高铁 | 8小时38分钟 | ★★★☆☆ |
飞机 | 3小时20分钟 | ★★★★★ |
其实圆明园门票现在是90元(旺季)不过你敢信吗?去年十一期间园方开放了“数字票”,结果服务器直接崩溃!我朋友现场排队2小时才买到,那滋味...就像在38℃的太阳底下煎鸡蛋。现在推荐你用“圆明园”小程序预订,选取“分时入园”比如你定10:30的场次,就能避开早高峰。不过要关注每天只有8000个名额提议提前3天抢票。
不过你也许会问:圆明园那么大3小时够吗?其实够!去年统计显示90%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只有2小时45分钟,你想想福海遗址看10分钟西洋楼遗址15分钟,大水法20分钟...重点看这三大块就足够震撼了,我提议你带个蓝牙耳机,租个讲解器(租金30元),不然光看那些石柱你只会觉得“哦,又是些破石头”。不过要关注讲解器电池续航只有4小时,记得提前充满电。
为什么大部分人看不够?其实圆明园的精华在于“残缺美”,就像我爷爷说的:“看的是历史不是景点。”那些断壁残垣比完整的建筑更能让你思考。2025年圆明园正在搞“数字复原”项目,但说实话真不如本身慢慢感受来得深刻。
其实园内是有小卖部的,不过价格贵得离谱!一瓶矿泉水要8元盒饭45元(2024年数据),我去年带爸妈去买了份烤鸭饭结果肉少得可怜,还不如在家吃方便面呢。建议你在圆明园北门外的“稻香村”买点点心(人均30元),或是干脆自带三明治、水果。不过要留意园内禁止带着酒精饮料,这点在安检时会查得很严,
生活场景再现:
“妈这烤鸭怎么跟咱们楼下王师傅卖的一样?”——这就是北京旅游的常态,本地人吃的和游客吃的,从来不是一个价。
其实大部分游客都是从南门进,顺时针往北走结果在福海遗址堵成沙丁鱼罐头,不过你要是逆时针走从北门(绮春园遗址)着手,就能避开80%的人流。去年我试过11点进园居然在西洋楼遗址看到了空无一人的大水法,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1860年。不过要留意逆时针路线需要提前在APP上预约北门入口,否则或许被拒。
其实北京夏天去圆明园,那叫一个热,去年最高气温飙到38℃,我在福海边差点中暑。不过现在园内新增了“避暑专线”电瓶车(票价20元/人),从南门到北门全程15分钟,车上还有空调。我建议你12:00-14:00这段最热的时间,干脆坐在电瓶车里边吹空调边看风景,不过要留意电瓶车班次有限一天只有20班,记得提前在“圆明园交通”小程序预约,
其实圆明园拍照最怕的就是游客从镜头前走过。不过现在有个新方法利用“错峰时间”。比如你早上9:30去西洋楼遗址,那时候大部分人才刚进园;下午4:30去福海,夕阳西下人又少了。我去年拍的大水法照片,居然上了朋友圈“年度精选”,关键就在于我等到了游客散场。不过要留意光线只有1小时得提前用“圆明园光影助手”APP计算好时间。
到底该不该在圆明园摆拍?有人觉得这是对历史的亵渎,不过我认为只要不是穿着汉服跳广场舞,适度拍照无可厚非,毕竟圆明园的悲剧已经过去160多年,现在的它更需要被看见。
其实从圆明园南门到地铁圆明园站(4号线)只有1公里,不过你敢在16:00出门试试?去年我亲眼看到地铁站入口排了300米长队。其实现在更推荐你坐电瓶车到北门,那里有“共享单车驿站”,扫码骑一辆共享单车(1元/30分钟)15分钟就能到北京大学东门,然后从那里坐地铁。不过要留意共享单车高峰期或许被借光,建议提前用“小蓝车”APP锁定一辆。
别再说圆明园只是废墟了!2025年这里藏着下一个“数字故宫”的野心,筹备好你的行囊也筹备好被震撼...或是被坑?看你敢不敢听我的。